重庆精神科医生:千万不要轻易告诉别人你有抑郁症
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23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37

哪怕是心理问题愈发突出的今天,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,依然面临着许多误解与偏见。

许多人把抑郁症简单地视为情绪低落,但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,涉及情绪、认知和躯体症状,需要专业治疗。

我建议大家在面对确诊抑郁症后,不要轻易告诉别人你有抑郁症。在现实面前,希望你们学会如何正确表达,并保护好自己。

一、并非所有人都把抑郁症当回事

许多人对抑郁症的理解停留在表面,认为它只是心情不好或情绪低落,甚至有些人会把它当作“矫情”或“想不开”。

但事实上,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问题,它与大脑神经生物学失衡有关,表现为失眠、食欲变化、身体疼痛等多种症状,治疗需要专业的帮助。

抑郁症患者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,尤其当身边的人说出“不必太担心”或“谁没有低谷时”,这种言辞不仅不能带来安慰,反而加重患者的痛苦。

展开剩余71%

这种对抑郁症缺乏理解的反应,使得患者更不敢寻求帮助,进而陷入“越不被理解,越不敢寻求专业帮助”的恶性循环。

二、错误的安慰,可能会给你带来二次伤害

许多抑郁症患者鼓起勇气向他人倾诉时,往往得不到预期的理解和支持。相反,有些看似关心的话语,实际上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孤立。

比如他们常会对你说:“你要坚强一点”或“比你惨的人多了去”。

这些话的潜台词是:你的痛苦不重要,你没有理由感到如此沮丧。这种情感上的否定可能让患者更加自我怀疑,觉得自己太过敏感或不合理,从而进一步影响你的心理状态。

三、现实世界,未必如你所想那样包容

尽管现代社会提倡理解和包容,但抑郁症患者仍面临许多偏见和污名标签。

在许多人眼中,抑郁症患者等同于“情绪不稳定”“心理脆弱”,甚至被视为“精神病”。

这种偏见在职场和学校尤为明显,许多患者担心被误解为无法胜任工作或学习,害怕被同事或朋友疏远。

抑郁症患者在职场中可能面临晋升机会的丧失,甚至会因为心理上的“脆弱”标签影响职业发展。

在学校,抑郁症患者可能被孤立,感到更大的心理负担。这种社会偏见让许多人选择隐瞒病情,害怕寻求帮助,进而影响康复。

四、那我们到底该和谁说?该怎么说?

今天我给大家做这一期分享,并不是鼓励你隐瞒抑郁症,而是希望我们能在适当的时候,选择合适的人分享,以保护自己并避免受到伤害。

01 选择理解和支持的人

首先,选择一个有同理心、能够尊重你隐私并给予理解和支持的人。建立一个信任的支持系统,对抑郁症患者来说非常重要。

如果你周围没有了解抑郁症的人,可以先选择那些曾展示过包容和理解的人。

02 渐进式表达自己的感受

你不需要一开始就明确说出“我得了抑郁症”,可以先从表达自己的感受开始,比如“最近我经常提不起劲,什么都不想做”。这种方式能帮助你了解对方的反应,决定是否进一步披露病情,避免直接表述引发误解或伤害。

03 清晰表达需求

有时候,我们需要倾诉,但并不希望得到“解决方案”。

在表达之前,最好明确告诉对方你的需求:“我只是想让你听我说,不需要任何建议”或“我希望你能偶尔关心我一下”这样,能减少误解和不必要的情感伤害。

发布于:重庆市